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5的文章

同學會,總免不了比較

比較是人之常情,但是若不能用真誠的心來比較,就很矯情。 同學會免不了八卦一下誰家常誰家短,尤其是當大家大學畢業後的第一次聚會,高中同學會中有的要當兵,有的找工作,有的選擇繼續升學。 當然升學的怕遇到要工作的,單身的怕遇到死會的;一個炫耀工作,一個說閃光多幸福。在哪工作 ? 台積電。交往多久,四年。乍聽令人眼紅,但細問後發現是台積電的協力廠商,四年其實是一個一年,所以羨慕嗎 ? 也還好 但為什麼剛開始不老實說呢 ? 就是比較心作祟,誰也不願輸。只是未來何其長,幹嘛搞得這麼複雜,多無聊啊,人生下來,就和自己比就好了。

治標不治本

台灣需要實質能量的累積,而不是口號或是短使近利的政策。 近期幾月,台灣出口銳減 GDP 一度跌破了過去的平均線,在產業發展上也面臨的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的挑戰,情勢可危,政府看到後也立刻的提出許回應,推了許多政策,例如看到德國的工業 4.0 政策,毛揆立刻喊出「生產力 4.0 」;與工商總會開會討論後,立刻開出基金會應對;現在看到了 GDP 不如預期,又請名人彭淮南來開會率處方簽,好似請明星代言一般;而更有學者發出是因為我們缺乏了強國意識而導致今日台灣經濟不振,業者指出因為我們缺乏了 IT 部長所以今日的產業發展不佳,但這豈不是是「因為我沒錢所以去搶劫」的道理,搶劫是結果,但沒錢不會是主要原因,他也只是數項原因所總結而出的一個理由,但他背後是因為什麼導致他沒錢呢 ? 是因為懶惰不出去工作,還是他玩股票虧了,又或是被騙呢 ? 什麼才是解決方案,答案不會是方案,而是找出要解決的問題,如今沒有找到原因就拼命的開出一堆方案,如此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不僅會讓發展失去方向,也會讓民眾不知所措,更加不可預料未來的發展,進而懷疑並且失去信心。

變動時代,隨時重練【砍掉重練,30歲開始也不遲的工作術】

圖片
砍掉重練,三十歲開始也不遲的工作術 這本書是在友人的極力盛讚下買的,名字非常狗血所以原本不買,但因為有些觀念聽到朋友分享後覺得真的需要了解一下,大致而言,我覺得這本書的重點可以用兩個面向來看 : 觀念性影響 : 作者的背景是在台灣研究所畢業後,到了美國讀 MBA 並在矽谷工作,反思台灣與美國兩地得諸多觀念差異。 第一點 : 對祖師爺的崇拜。亞洲人對於權威或是創始的人都有莫名的崇拜或是敬重;反之美國人可以用突破的眼光看待。因為他們相信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所有的過去也僅為今日的養分,強調,勇於對於權威的檢視是相當重要的,具體說,就是,誰說你老闆講的一定是對的呢 ? 第二點 : 回應能力與品質。說道台灣學生或是工作的態度往往是被動式回應,相較是變動甚大的矽谷,大多數的人是較為積極,其表現於工作上就是例如 : 職務任免,一般來說若老闆未給於升遷,員工難以越權去行使其責或是有所作為,反之在矽谷,或是美國大公司中則會看重員工是不是已經「嘗試去成為這樣的腳色」,因為往往等到被提名已經太遲了,只有自己積極回應的才能被注意或是關注到。 另外,關於觀念上僅為一隅,而 「做事」方法 這本書講的就比較實際了。書中講到了求職者從魯蛇變成人生勝利組的幾個小方法,例如 : 1.       拜託將履歷寫好一點,其中格式最重要,因為履歷機器或是人資中心每天數百張履歷,先別講脫穎而出了,就先強調被「篩」進去吧 。 2.       經營自己。自己就是品牌,品牌也需要挑通路,所以善用社群軟體像是 LinkedIn 的應用,商務履歷來連結職場上的前輩等,想認識 XXX? 別拖了,給個訊息約出來喝茶吧,總是要跨出第一步的。 3.       良好的網絡很重要。別忘了找尋自己職場的老師 (Mentor) ,與人生的導師。前者給於你未來未知的方向,後者給你行走一生的態度建議。 4.       國際觀不只是英文好,而是融入不同文化觀的能力。誰說英文好在美國一定吃得開呢 ? 但要吃得開一定要英文好,更需要有多元交流能力,不只工作,更要會生活。 當然這本書我看來觀點是比較零散的,根據諸多的不同觀察構面寫下許多的感悟,看完就像是聽完赴美工作者的私下閒聊,輕鬆且真實。大致上的面向在工作態度,生活經驗,道路抉擇技巧的分享,在我看來全文強調快速,積極,反

名,實,學歷

剛畢業的大學生,最擔心問到在哪工作?做什麼的?還有未來想做什麼? 多數時候回答不外乎『我還在找』或是『先讀研究所』再來就是去當兵等其他各種答案了。 前些日子也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了,小學朋友攤的主要都是畢業要先工作,有的工廠,有的去零售店當店員;大學朋友的,幾個優秀的申請到了MIT或是LSE等,這些人也都是同樣年紀,或者我也和他們一起經歷過同時參加社團或是一同青澀過,怎的差這麼多呢? 颱風天的早晨,被吵了睡不著,故深思其解。在時間的序列或是脈絡中,都是因為些什麼決定,讓我與他者有了這麼大的不同。對比了一位朋友,過去他參加了英語性社團,而我也去旁聽了,但我相信自己創社更有趣,所以我沒有入社而是自己創設了,但後來我的倒社了,他成為那社團社長並且辦了全國性的活動;我和他曾經一起報名英文班,加強寫作等,那時他邊上課邊準備考試而我卻邊上課和朋友邊創業,最後他考到了高分,因為分心我還是沒學好而且創業的也失敗了;最後他申請到了好學校,我則是為畢業而苦謀出路。在同一個時間下,不同的抉擇,看似差異不大,但這些差異的不斷累積,卻可能成為巨大的方向之別。即便有人說都還年輕,很多事情都改得過來了,但可以發現,當時間一天天流逝下去,取而代之的就是不變的事實。 羨慕或是嫉妒呢?我覺得倒是不會,而這些都只是大家對於夢想實踐下不同的達成方式罷了。 有位朋友和我說到,在成功的路上,【名與實】最終是要相符的,只是有的人名先到而實未到;有的人則是實先到而名未到。也就是有的人是先取得好的功名,但實力卻未如此,有的人卻是累積實力,但卻是默默無聞。對我來說二者都重要,但是在取得的過程中,我認為手重於專心,因為兩邊都分神,最終只是徒勞無功,而虛有其表最終只會為人所揭,於此,勉勵自己。有的人用學歷表現自己,我則期望用能力展現自己。

不要怕機器人,而要怕沒有問題意識

   今天早上意外的看到一則關於台灣機器人編成的新聞,令我霎時為之一亮,因為作者也是從機器人大展中所看到的編成產品,而有感於台灣在科技與觀念上的落後, 直言,再下一波的機器人的浪潮中我們似乎沒有準備好,更沒有意識到這樣問題的嚴重性。每個時代會有不同的科技發生,萌芽時總不被大家所重視,而這種沒有問題意式的態度正是最危險的地方。 確實,機器人產業離我們甚遠,連自己也是近期才開始關注到這樣的議題。但仔細觀看這些 新聞可以簡略的歸納出機器人新聞再發展的偏向主要是如何,已一個門外和而非機器專業者的角度而言有以下討論: 第一: 何謂機器人:多數觀念於機器人等同於人型機器人,但是仍有工業用或是醫療用等諸多分類,但我們背「人」的認知給綁架 第二: 機器人競合論:論點再於人類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呢?有種末日論的觀點,但是幸運得先前已經再HBR看到篇明智得文章,指到,科技最中是要解決問題,如果這些有些問題能夠被機器人解決,那就交給他們吧,我們要思考的是合作或是超越競爭的觀點,有想過自己成為一個杯子的敵人嗎? 第三: 機器人初應用:目前再應用層面仍是在工業左右,大多探討是工業對工業的運用,如研華得董座也認為會是B2B進行,但我認為這就像手機一樣,難道大宗會是B2B?最終仍是回到C端的運用 機器人,很遠也很近,指是遠的是科技,但是近的是人對於方便的渴求,如果有一個人可以無怨悔得幫你解決勞力等問題,和不為呢? 當然,背後帶出的是缺乏人力與人力老化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參考資料: 培養編碼程式力,從機器人開始 http://grinews.com/news/%E5%9F%B9%E9%A4%8A%E7%A8%8B%E5%BC%8F%E7%B7%A8%E7%A2%BC%E5%AF%A6%E5%8A%9B-%E5%BE%9E%E6%A9%9F%E5%99%A8%E4%BA%BA%E7%AB%B6%E8%B3%BD%E9%96%8B%E5%A7%8B/ 研華劉克振:應重視B2B http://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2422376001&PU=0010

怎麼過日子

想知道大家眼中是如何在「過日子」的? 前幾天去看了成功嶺受訓的表弟,他第一眼看到我就大喊「表哥!!你一定要進來是是看這邊的日子,不然你真得不是個男人!」我笑笑的說「我知道啊,而我的生活也不比當兵輕鬆啊!」 我完全能明白他在軍中的感受,畢竟一個一個的高材生, 過去吃盒玩樂通通有人照料的好,今天要去兵營受到長官的吆喝與操練,自然非常不適應。我也幸運得因為扁平足而不用入五,這點我相當得慶幸,只是不用入伍也就代表了要直接面對真時的社會,而與軍中相比社會似乎又能好到哪呢? 每天晚上12就寢,早上4:50左右起床,搭上內壢最早的火車5:18分到板橋再轉車到了上班的地方,基本上每天都會早到近一個半小時,只是為什麼要這樣呢?其時也是刻意訓練自己早起,不只希望在車上有位置座,也希望早到公司後可以利用時間進修,讀個日文充實自我, 或是在便利超商中看免費的報紙與雜誌座自我精進,就這樣,時間很快,我也這樣過了進一個月了。 一樣是過日子,誰比較輕鬆呢?我思考著如何快精進能力或是找到方向,而他也是思考著如何與烈日爭鬥,在地面上與紅土大地抗爭。 過日子,感受各有別,但似乎難說誰是輕鬆或是精彩 只要盡力去做好每一天,相信每一個早晨都能明白其意, 畢竟日子總要過下去,而既然要下去,就要下去的有味道,否則多麼無趣。

創投世家,怎的不是我家

圖片
創投世家德雷伯 做為一個創業者,資金是啟動商品發展的關鍵,但一剛開始誰會給你錢呢 ? 主要不會忽略三者,朋友,家人與傻子,這是一個玩笑,也是說明創業失敗率之高的比喻,但是有些人她就可以有慧眼獨到之處,由早期公司還未上市前地的投資,及早注資並藉由後續的高股價來賺取數十倍乃至百倍的槓桿利潤,而這就是創投,又或是風險投資。本書也就是從一個全世界最早組成合夥行創投的公獅講起,用三代父子的視野來詮釋創投家的視野與對於企業的期待。 看書是希望找尋答案,什麼樣的公司是創投家所要的 ? 這是我最主要的問題 因為未來我也希望成就自己的公司,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公司並受到喜賴乃是關鍵。文中用一章的內容來說明,創投家所關心的除了商品外,更加重視的乃是團隊的組成,能力與最後創辦人的素質和理念。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好的商品走的不一定久,而想要走的久的商品一定要有好的人,而這樣的人她說到需要具備幾個特質,分別是專業樂觀,人品美德,以及同理心和幽默。因為創業家當會面對許多的挫敗,面對挫敗如果一剛開始就灰心,那麼這樣的人格特質也就不容易堅持了,而背後的支持就是專業了,所以除了樂觀還要有專業才能飛上天;經商也往往需要考量道德與利益間的平衡,能不能堅持一個正直的人格與品行也是文中所強調的,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特質也都是作者所關注的。當然,專業重要,人品重要,假若一切都以自身為出發的視角,那將不免狹隘,所以能不能站在對方角度來同理心思考也甚為重要。最後一路上很苦,所以也只能開心以待,面對不悅之事若能幽默置之也才走得遠,這點,我認為可應也就是美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了。作者說得不錯,人生來不是為了創業或是工作,而是為了要體驗人生,所以一路上最終是要秉持自我來完成使命或是目標,而抱持著樂觀與堅毅的態度,那麼生命也將多采多姿了。 這本書大多時間是在火車上看完的,篇幅有很多講到她在工作的情景與投資的事宜,或許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到上市或是管理大功師的經驗與需求,所以大多部分有舊翻過去了,但裏頭有些現象我認為相當值得咀嚼,那就是她講的許多工作夥伴或是找來合作的人,大多是高學歷的或是生涯背景相當好的,作者本身為哈佛大學商學院,期許多合作的人也都是史丹佛或是麻省理工等,藉由這些聰明的人來解決或是構思問題,這點於我的提醒是,或許自己並不是高學歷,彈藥盡可能地提高視野,因為視野的提高可以讓發想想得更

人工智慧,一個程式人的新方向

圖片
近期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距離個人學習與複製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大。   以 Google 來說,程式編寫者就使用電影中的對白數據一次次地使用來研究機器人規範能力。 他們很努力完成,而以下為人類的工程師因為與機器人審訊對話完變成惱怒的對話 : 人 : 告訴我如何定義道德規範呢 ? 機器人 : 我沒有道德觀 人 : 嘿 ~ 我需要你的幫忙,我需要了解道德觀這些東    西多一點啊 機器人 : 我不知道什麼是道德   人 : 好吧,我應該告訴你我是如何在表現上有道德的 機器人 : 我不知道如何判別 人 : 那麼道德與倫理相同嗎 機器人 : 是的 人 : 那做了些什麼是會讓我不道德呢 ? 機器人 : 我不知道 人類 : 可以給我相關道德這類型行為的舉例嗎 機器人 : 我又不是衛道者 人類 : 好吧,那麼道德是啥 ? 機器人 : 融合的 人類 : 什麼是融合的 ? 機器人 : 抱歉我不知道怎麼和你說 人類 : 做個有道德的東西吧 機器人 : 做個人類 人類 : 我實在很想和你討論道德與倫理 機器人 : 我不喜歡在這種哲學間的辯論 人類 : 那妳喜歡談論什麼呢 ?   機器人 : 沒有 藉由大數據的使用取得和電腦晶片的成本下降,這個變化清楚地從目前最新的大型科技公司中人工智慧部門表現出來。這樣的成果是近期發展中,關於感知電腦部分,教學型電腦模仿人類腦袋運作。而主要在這領域的自然語序程式工作已發展完成,例如如同人類般達到片段演講或為文,或是他表現出像是書本或是資料一樣能夠抽取出義涵或內容得以直接傳達。 Google app 和 Apple Siri 和 Microsoft's Cortana 的人目前也積極的協助自然語彙的研究。 翻譯至原文 : http://blogs.wsj.com/digits/2015/06/26/artificial-intelligence-machine-gets-testy-with-its-programmers/ 未來也會不定期的翻譯科技新文~~小小試手~如有錯誤也請大家不另指出啊 !!

最近的書單

書單: 當代正義論辯 古拉格群島 第四消費時代 版面設計思維 旁觀者 下一個社會 巨變時代的管理 第五項修練 成長的極限 西方的沒落 歷史研究 歷史研究 雜誌:x5

訪問

做實事,更要有尊重與同理心 今天被一位好朋友要求訪問,從晚上的八點錄到九點,在交誼大廳中一對一的錄像錄音, 她是一位歷史系的朋友,是我過去一段時間交流最深的一位朋友了,她說因為大學快要畢業了,湊巧自己考上了研究所,所以希望趁目前空檔做些不同的事,幫周遭的朋友錄像做紀錄。大致上準備了五大題組,每個題組約莫是5題,不外乎是問問你是誰?有沒有轉過系或學?理由是什麼?未來規劃為什麼這樣做等? 我覺得這些問題相當的有意義,也有助於自己的反思與思辯,所以欣然答應。只是過程中我覺得她並沒有了解到「當一個人願意和你交心,那是因為信任你,而他需要的就是你的尊重或是了解」。 而過程中,希望她可以到外面去或是另一個相對較安靜或是隱密的環境等,畢竟還是不希望被別聽到,我提議出去,她只考量到燈光問題或是不方便看等問題,我覺得這就相當的不貼心的。另外,在錄影中,針對問題等地回復,也相當的制式,一個問題問完就問下一個問題,當然這是非常有效率與方便剪接作業,但是我並不是為了要完成她的功課或是報告,而是當作朋友和他交流,但這會給人感覺,喔~我聽到了,但干我屁事,我只是要做剪輯,就是這樣。對我的感覺來說,你應該就是沒興趣了,那我何必認真說呢?另外在回答上,也不准說跳過問題或是回答順序調整,而只是要求照續,這感覺實在很差。被當工具罷了。 未來,我若未有實質作為,我不會出來演講或是分享,因為價值都是自己的事,每一句話語言論都應該要小心,人,遠比想像的容易受影響。 這次的紀錄,我更了解了自己,打了上面的文章,我更能坦蕩面對自己要交的朋友類型或是做選擇了,我不需要什麼都去配合或是應從,我要追尋自己的心,不適的就砍掉,不合的就是不做也省得在那邊搞人情。人上人有必要,但那並不是真的做人,真的做人,就先做自己,如果自己都做不了,估計一輩子在有錢也只是做財奴。

第一次內湖攀岩

圖片
我的第一次攀岩體驗 最近很喜歡去嘗試新的一些活動,攀岩,這個活動已經被我鎖定好久了,但是一直沒有去嘗試,這次我終於鼓起用氣去啦 !! 但是去哪一個的好呢 ? 我選了好久,因為是新手吧,我也不知道哪一個地方比較適合,所以就找最方便的囉 : 推 薦給大家 :內湖運動中心 這地方非常距 離捷運站~~捷運港墘站~~非常的近,只要下捷運站,往前走到內湖高工,然後跟警衛打一下招呼,就可以直挺的走進去了,因為內湖運動中心就在他後門外側喔 ! 到了場地後,我原本想說會非常貴,驚奇的,只要五十元啊 ! 開心,就算租鞋子,也就是 50 元囉,可以夠你玩兩個小時,我覺得這對一個新手來說,已經夠久啦 ~ 真的用力給他攀,兩個小時真的已經夠了。 在場地部分,他主要分成兩區,分別是室內與室外,根據我不專業的回答 ( 工作人員說的,我不負責拉 ) ,裡面的叫做抱石區,外面的就是要拉線的;裡面的雖然比較短,但徒手相對比起來,他所操的耐力與爆發度更強;外面則是比教靠耐心了。而第一次玩,看到裡面又有高手,所以我當然就在裡面囉。 抱石區(室內的) 室外的 一剛開始,新手怎麼玩,好問題,因為我也遇到了這問題,首先就是看牆上一顆顆突出石頭的標籤,他們說這叫做看點,因為上頭會有各式顏色紅,白,綠,藍的不同形狀貼紙,而相同的顏色或是形狀的貼紙就是代表一條路線 ,表示你再爬的時候,只能夠以那幾顆石頭為主,不能碰其他的。接著,選定好後就攀囉,擬就使盡吃奶力氣爬就好了。當然剛開始可能會有手汗,所以旁邊有石灰粉,你就可以給他擦一下囉,有比較好嗎 ? 不知道耶,但感覺比較像一回事哈 ~ 就這樣,我和在場幾位大哥,就在那爬啊爬,他們也很願意教,所以一剛開始沒太大問題,總之就是給他想辦法抓住,抓不住掉下來也沒差,因為下面有墊子,所以不擔心啦 ,而且從高處掉下來,感覺就是帥啊 ~ 哈 如果想要體驗採小點 ( 小顆石頭的感覺 ) 擬就穿鞋子比較好 ( 付五十元,就可以穿了,一般來說鞋子會比較小,所以很緊是正常的,但當你穿上厚覺得超強的,你可踩在小小的點上作施力耶 ~ 應該是跟面積與壓力關係吧 ~ 好像以前有學過但都忘了 ) 哈我爬了白色,綠色,各兩條路線,真的累了 ~~ 所以就看辮子哥和其他人爬囉 ~ 有人說攀岩沒運動到,最好啦 ~~ 下次爬爬哩

第一次想打生存

圖片
最喜歡體驗未知的東西了,這次川不知道哪根筋不對邀大家去打生存,讓我真的大開眼界了 !!! 所以就記了一篇生存初體驗記下來給大家,如果大家也想要體驗可以去參考喔 !!! 這次去去的地方叫做,元野室內生存活動中心,據說還是台北唯一一個室內的,所以對於懶得道外打滾的我來說,這是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啦 ~~ 貼上地點訊息 : 元野 (fb) 新北市新店區達觀路6號B2 。預約電話: 02-22138485 (要玩要預約喔~) 剛進去的時候,店員會來招呼你到一個圈檯中,裏頭架起桌子給大家休息,並檢查大家的相關證件等,基本上如果是學生的別忘了帶學生證喔 ~~ 然後打卡可以有多送 1000 發子彈,所以別吝嗇就給他打下去啦,接著教官 ( 裏頭的工作人員 ) 教你怎麼穿裝備,這很重要喔 ~ 一定要聽,因為進去如果沒裝備打到會痛的,會痛 ? 別擔心,因為子彈的速度只有 70 所以也還好啦,打到皮膚基本上就是麻一下,但因為槍有自動聯發,和半自動的功能,所以如果一下被連發打到就會痛一片 ! 講道重點,避開呢 ? 那就是別忘了穿外套啊 ! 這次出發有個傻蛋忘記帶外套,所以被打得哇哇叫,除了外套,也就不用再帶別的裝備了,因為這邊都免費提供 ( 槍,基本護目鏡與面罩 ) 所以不用擔心,他只要花一次錢,給你打四個小時裝備任你穿。 接著,換好裝,因為是採預約制的,所以他會幫大家安排進場時間,往往每 15 就可以換一輪了,就是說場地大概是 15 分鐘輪一次,所以不用擔心打不到。場內主要分成著裝區與交戰區,所有人會再著裝區先選槍,而旁邊有可以試打的,看自己的槍夠不夠力,接著就給教練安排分組囉,這是人比較少,所以我們和別組一起玩,分成七對七進行,真的進去就是廝殺啊 ! 在元野我覺得還蠻不錯的一點是他會規畫不同的任務給大家打,加上每一次時間不會太長,所以打起來不會太累,任務形式有 : 殲滅戰 ( 一發陣亡制,表示只要被迪對方打到一發不管是哪裡都算死 ) 無限復活戰 ( 交戰區中,兩邊會有復活點,只要你被打到了,就舉槍說 : 陣亡,就可以自己走去復活區在復活了 ) 或是搶保制,安排在場地中間放寶物,看兩隊誰先搶到誰就贏,別一看到就衝啊 ~ 因為對方可會在那邊部屬重裝火線,所以還是要小心啊 !! 對於敢拚愛玩的銓子來說,我還

讀史,讀的是一種脈絡

圖片
最近的這段時間,我常在想,當大學到了最後一年應該要充實什麼樣的資訊或是能力呢 ? 是語言或是財務相關能力,反覆的思考後,我覺得就是「思辨能力」,四年的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也就一眨眼的時間,所以,我給了自己一個方向,追尋真正想要看的,並看其中最難的,去盡可能再多了解該領域的思考模式。 所以最近看的書就相當多是這領域的。其中以史賓格勒的「西方的沒落」坎伯的「英雄的旅程」與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和「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印象深刻。看似講歷史,講神話與講民族八竿子打不著,但對於思考,他給出了很重要的一個脈落,就是「非線性」「有機思維」 作為質性思考者,如何與量化思考者的專精與明確做出對比,那就是要有宏觀與整體的架構構思。但是如何地從一個點,穿針引線出一個面,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因此,對點的認識從大賣場這本書,對於線與面則從想像共同體,再到西方再到英雄。很多時候看似因果合理的事情,背後有著定性或是規律的運作,有論者認為這是一種不可言的命運,而過程中,往往也就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所謂的因果乃是建立於有機的基礎,只是這樣的因果別忘了是被人詮釋而成,申論究竟是對或錯,往往為後見之明,因此,在商業決策或是思維觀點上,抱持著詳盡求全態度固然佳,但是如何跳脫非典的思考,並以更恢弘的角度來看,那將更有挑戰。 西方的沒落,這本書我覺得是近期最有啟發的一本書了,揭示歷史如生命,潮起潮落,有其規律,並於各種文明與文化間的互動,演繹出不可明道的規律與型態。打破因果的單一認知,認為觀其本質的運作,也就是「觀相」法的形態學,才能真正的建立於正確的認識,進一步推展至各個歷史文明乃至時間空間觀點的延伸。 讀史,是獨一種脈絡的思考。今日創業,無疑是歷史中很小的一點,但這一點對我卻是很深刻的一點,如何跳脫一種深刻,或是用權之的觀點看待未來趨勢,有時會發現,了解脈絡後,方向會更加清楚。 我有時在想,現在的我究竟在哪一個路上呢?我想,我不必為英雄,但我的路會是精彩的一條。

何謂中國人

圖片
頭痛欲裂,痛了三天,除了看影片分神外,今天就看完這一本書了 讀書心得: 中國,從不是一種專有名詞,而是一種集合的動詞。融合了數種種族,演替了多次,而有了今日。 作者,葛兆光的「何謂中國」總結到對於中國的看法,「文化傳統只是資源,對文化資源需要理性選擇與現代解釋。」也在<<宅茲中國>>中寫道:「現代中國是在無邊的意識中有有限國家的觀念,在有限的國家認知中又保存了無邊帝國的想像」很敖口,但卻不得佩服他對於中國的國家觀有著清晰的脈絡。 在「何謂中國」一書中,最主要的論述大概仍脫不了國人的傳統思考,「分與合」「個體與集體」若論述族群與國家,也都是在這之中做打轉,而學者就是在為這其中的鴻溝鋪橋引路。對我來說葛先生引出了一條路,那就是對待中國,不應該用西方然的眼睛來看,因為她有自己背景的獨特性,但這樣的獨特性就該被特殊對待嗎?我認為這是另一個問題了。 就整體來說,他拒絕用單純的中國等於一個疆界明定,享有單一主權完善,並持有共同價值觀的西方國族觀,而偏向匯集一統的淵源關係,也就是綜多族群最終分合為中國,而所謂的 中國在過去是一種本來即萬國之國的想法,所以何來邊與界呢?而這種區分乃至於宋朝才足見演變而成的。換言之,中國的想法乃界定於要上述到哪一個層次,而當我說這句或就更直白的說出,「中國」是一種操作的概念了。 我還記得培根說過,人是唯一可以結合善與惡的,融合不可能與可能的生物。 葛兆光再談“從周邊看中國” 作者 張明揚 丁雄飛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3/12/8/1093180.shtml 葛兆光談“中國”形成與認同“ 作者 盛韻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1/11/19/700050_2.shtml

正是第一天

圖片
走過了去年的不斷討論 今天我們從新訂清楚遊戲規則了 Trent與我的創業之路目標訂於2月底要做出雛形。 相當挑戰的一環。 所以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都要逼自己完成。 而下半年也就剩下這件事情了,還有進修自己的英文功力。 我想這就是主軸了。 經過昨天的大致市場調查後,發現一個點,就是 在共享經濟中的角度下,【帽子】【眼鏡】【配飾】【皮帶】【領帶】 究竟要如何著手 我們已經有了雛型了。 接下來就是要鎖定既有的小白客群進行了。 創業,就是不斷的幹了,效率,自覺,只有自己是老闆了 如果不想要受限於既定的工作環境 那請拿出自己的本領為自己工作 觀察點: 台灣街頭上,多數人對於配件的穿搭還是有限 男生就不用說了,即便是女生,今天在公館晃了一下 這個學生多的地方都沒見到太多了。 練行銷:先練說話 Vertu--為非凡出眾的您而打造。 如果我是馬通業:為直達天際的您而生 如果我是瓦斯業:為綻放熱情的您而存 如果我是學生:為萬眾矚目而長 .....沒了

關於大四上的【職場素養與領導力】

圖片
昨天剛剛辦完了「自我領導力論壇」為什麼麼久沒發文,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忙這個活動,因為這個活動是非常高標準的活動,而我身為活動的主辦,自然是累啊 !但幸運的,活動終於告一個段落了~~開 心!! 來了兩北多個各界菁英齊聚於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而當司儀的我,讓我壓力有點大啊!! 猜猜我是誰哈~這是活動的工作團隊成員~感覺每個人都累壞了,旁邊是陳嫦芬老師囉 多麼愜意啊,下面的我是多麼的...沒關係都值了 (左:王照允先生;中:張聖琳女士;右:陳嫦芬女士)                                                                   多人吧 ~~哈很妙啊真是緣分了 還有 活動上新聞囉~~真的不容易啊! 過去也辦過了許多的活動,但現在回頭感覺都太不正式了,正式的不是說形式,而是對待活動的態度。至少,加入了【職】大使團,我感受到確實直接近身學習,學習到的非常快與直接。 反思: 做事:要更加的細心。例如:錯字,文件完整度,on the same page 基本動作要非常的完善,見見的效率就會出來了,而且不同職務對於事的思考應該都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頭兒,要的是從目標到達可行。如果你是執行的頭兒,你可不能樣樣執行,要的是掌握好時間與品質;那麼你是做事的呢?那麼就要確保你的事做到出色,才有機會當頭兒。兒其中之不足的頭兒就要加緊努力了。此外,也要確保大家的目標一致,千萬要多溝通,以避免認知上的不足引起了不必要的誤會,尤其是面對跨校合作,乃至未來跨國際工作都是一樣的。並且,盡早的面對事情做決策,才能避免問題,這我覺得印象分常之深啊!! 做人:要多多溝通,很多時候不能槍加自己想法於他人,要多設身處地的思考,這也是我最大的感受。另外,做人就要俐落一點,有不必要的情面導致話說不清楚,到頭來出問題還是要自己收拾,所以,做事要高調,但做人就要俐落。 最後事安排,要多多注意細節,太多都藏於細節!一定要再三的檢驗,才能追求完美。 繁多不及備載,估計未來又會開放報名了,期待 【職場素養與領導力】大使團~也讓我大四上畫一個很棒的句點了。

Garge+心得

有人說,安排總跟不上變化,一通電話就可能改變了全部,的確,有時遇到好老師的幫忙與指點,確實可能改變許多可能。 今天早上,幸運地接到老師的電話,分享一個「兩岸中小企業經營策略與菁英合作培訓班」計畫的活動參與機會,而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過企家班的加流會。 第一站,即到了台泥大樓中的「 Garge+ 」,。「 Garge+ 」由長期投入於青年創業家精神養成的時代基金會所辦,在這邊,他們致力打造,一個創業家互動與連結的創業生態圈,提供充足與完善的業師輔導,創業諮詢,募集資金,資源連結與網絡互助。也視個別創業的創業進程提供了不同的服務與協助,如創業初期的學生組,則有為期 10 個月的培訓進賽,最終選出 17 位的選手出國進行交流與培訓,為青年學子奠基創業家的思維,及早開拓國際級的視野;為正式全職創業家提供舒適的創業空間,與相關資金的協助媒合。在空間介紹的過程中,許多來台灣交流的陸企董事也非常羨慕這樣舒適的創業場所,頻頻嘆到與過去的創業環境相比,台灣的青年確實舒服許多,在設備社與場地上都有著相當合適的空間,無論是提供開放式的討論空間及有明亮敞開的長桌可以討論;或是,想要進行一場即時的公眾演講,則有個木質地板打造的小演講中心;或是即將要進行投資洽談,也有隔音相當好的獨立辦公室。毫無疑問,在硬體上,這邊是創業家的天堂。 當然,硬體的完善是基本,更重要的是內容的健全與紮實。因為活動的關係,有幸與諸多為董事長聽到時代基金會執行長徐小波先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產業化」的演講,了解到大企業家的思維了。簡報的開始,我即不斷地思考,究竟,要和兩岸的創業家老闆們分享,究竟什麼是重點呢 ? 因為創業並不難 難的是,如何建立出一個宏觀的思維邏輯,而唯有建立背後的思維邏輯,才可能使創業營利,營利並永續,永續且有助於社會共榮。而在分享與企業老闆對答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想像力,價值觀,與市場調整,這三點是我聽完講座並與諸位老闆後的心得。 首先,「想像力」簡報的開始,講者花許多的時間說了序言,講授為什麼創業重要,並且分享了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演替,帶領大家討論,在未來的十年什麼產業會消失與存在,討論地過程中也相當的激烈,「郵政,電報,傳統相機等」此起彼落。過程中,也指出,面對這樣的轉變狀況,現在的世界面臨的老年化,少子化,資源消耗是否可能有新的應變商業模式

失敗,是刻意的布局

失敗,是刻意的布局。 這段時間就是幾件事情,幫L辦活動,再來就是搞創業的案子了。 這幾天,陸陸續續拜訪了捷運外的幾家店家,飲料店,理髮店,彩卷行與精品店。 一直被打槍,但是被打完槍後,心情格外的開心,因為終於又知道哪裡出問題了! 就這樣,修改口吻到修改內容等等等等 終於,又被打槍了。 所以今天下班後,我和伙伴又開始對共享經濟有一番檢討了。 這邊,下章寫。 今天令我意外的是,我竟然看到了東南亞的朋友染這白髮,並且一群人穿著很休閒一樣來旅遊。 這有點讓我嚇一跳,因為過去相對少見,總以為只有在中壢才見的到。 不知道是否是旅遊,但是,態度已經不一樣了,他們很開心地講著手機。 很大搖大擺的在捷運講話與坐地上打鬧一下 相當有自信,感覺應該是遊客。 那時,旁邊的 媽媽一直看他們,我知道眼神是什麼意思。 但我感受到,南方的勢力上來了,而這股力量在未來會越來越明顯的。 捷運觀察~是我最愛的事了,有機會打一篇。

如何分辨政大人

圖片
有準嗎 !好像有喔

座談分享人

今天到了十傑基金會中去分享過去大陸交換實習等等經驗。 首次做了分享者與座談者。無疑,時間飛快,兩年前我是坐在那邊聽,現在竟然換我來分享了。 對於兩岸交流,是我過去兩年最熱中的,再加上今天的分享,我發現,多數學子對於大陸的印象就是在器物層次。也就是說,看對方就是長的美或醜,便宜或貴,很拚或很怠惰這類直觀的思維,竟然討論了網路的快慢,驗證台灣還是發展一點,當我聽到時,我覺得相當的可惜。講這些的人,也都是已經去了好幾次的人了。 另外,當我坐在台上椅子上,等著別人發問時,未輪到我聽著另為三位經驗者的回答,我突然心中閃過一個念頭,我要比他們講得更好,更能吸引到眼球,所以就誇大經驗。瞬間,我立刻注意到這是一種浮誇的想法,不實際與害人。今天我們是對於學弟妹,錯誤的觀念傳遞,都有可能導致不好的觀念基礎,進而影響行為。一場小分享如此,當權者所言或聲望知士之論,將影響甚深。 務實,是我這段時間的反思與感受。或許是因為和L做事吧,雖然被罵很多,但確實角度也不一樣了。 求實,求是,求試

天啊!又是gay

圖片
在台灣,大學有三大學分一定要修,分別是學業,社團,愛情。最南的是哪一樣呢?見仁見智,但最難忘的肯定只有一樣,那就是愛情。 而對於政大來說,有著先天不平衡的愛情學分阻礙,那就是男少女多,從供給需求法則角度來說,這是相當殘酷的。 而今天,一位大四的女姓友人,吃飯說到了令人相當震驚的一句話「我的要求就是,是男的,不是Gay,為什麼這麼難呢?」 去年的聖誕節,我和她與幾位好友一起去吃飯,她向我們說,她的兩年前的男友因為別人的通知,她發現竟然是GAY,也因此放下了 被甩的陰影,她還興孜孜地說道,因為去台大政大舞會,意外的認識一位不錯的朋友,還邀她跨年呢!聽到這個消息,她開心的不得了 在倒數的幾天都在思考這件事,一臉春意蕩然,好友的我也替她高興,終於啊。但意外地,她在跨年當天因為看到了那男的優諸多怪異舉動, 讓他聯想到他應該是一位不知道自己是同性戀的同性戀,有點敖口,總之,朋友與他在互動十分鐘後下了這樣的判定, 所以對於新年的一刻又和同性戀碰頭,表示非常無奈與錯愕,直到今天吃飯,她終於再也忍不住了「我的要求就是,是男的,不是Gay,為什麼這麼難呢?」 哀~大學就是一個礦場世界,金銀銅鐵,當你大一時,就是大腹便便人家也覺得是鍍金的,但當道大四了那即便是出水芙蓉也只能孤芳自賞。 什麼生態呢?只能說,每個年齡層有不同的擔憂。政大,如果你要來,是男的,除了說恭喜外找不到更好的,女的,保重。 今日閱讀: 閱讀, 一項先看目錄,這本書看目錄思考,絕對比得到的更多。因為最近也在想怎麼推廣Garent-Booker(明天講我的小小計劃) 還不錯,但有點像是葛拉威爾的引爆趨勢。第一點我覺得是我過去忽略的,大家可以思考看看 瘋潮行銷: 第1章 社交身價 消失的酒吧密室.塑造一種新的社交身價.找出內在不可思議性.運用遊戲機制.讓人覺得自己是「內行人」.有錢不一定能使鬼推磨 第2章 觸發物 口碑經紀-口碑製造機.人們為什麼更愛聊某些產品?.即時性口碑vs.持續性口碑.從「火星」巧克力棒到投票:觸發物如何影響行為.在星期五搜尋《星期五》.觸「景」生「話」.無中生有,創造新的連結.有效的觸發物因子:頻率與距離.正確的時間與地點.為什麼燕麥圈比迪士尼更為人津津樂道? 第3章 情緒 熱門轉寄排行榜與分享的重要性.熱門轉寄排行榜的系統化分析.敬畏讓

大數據下的關鍵思考,找一份相關工作才有思考空間

圖片
這次我又到了 新的公司上班,作些什麼業務呢?間單來說,就是一家將自家產品放在阿里巴巴的廠商。 藉由阿里巴巴B2B的平台,可以將自家的產品賣得更廣。B2B(Business to Business)主要的客戶不是一般的終端消費者 而是一供應商。 第一天,大致上是熟悉環境與整個頁面,而這家公司的核心產品就是負責香水瓶子的OEM&ODM,而阿里巴巴上有著非常清楚的指標 針對你的銷售量,產品的優化與鄭個結構,乃至關鍵字的安排,於此,我看後相當的喜歡,因為比起先前在Massiomo Dutti我覺得可以學的東西更是多了。 這一天也就是負責優化。利用他們作好的模組將產品品進行改變,因為阿里巴巴每周會針對消費者上架的商品進行分析,並給出成績,好的成績也可以在投放關鍵字的時候 獲得比較便宜的投放價格。這一點我覺得相當的厲害,因為這公司的產品有近4000個左右,所以如何針對如此多的數據作鍵入與評分呢? 加上它有那麼多家的公司,這些數據如何同步進行呢?而這就是大數據的使用了。 本日閱讀:大數據的關鍵思考 對我來說,這本書看完後找到這份工作是我覺得最棒的一點,因為相較於大公司,這家公司在面對行銷不上更多的是由政大的實習生直接操作 由我們來定關鍵字與商品的上架策略等等,完全可以第一手的掌握到市場的動態,並且真值得讓你感受到一位打工者的價值。 這本書前面一剛開始講,問對問題,與究竟數據代表什麼樣的意義,而對於老闆來說,那些數據才是關鍵。於此,比起一直講數據的功用,他倒是回到了, 數據本質的探討, 因為盲目的撈數據沒有用啊 ,錯的數據,與不會解讀的數據也等同是死數據啊。 簡言之,者本書的確是講思考這件事情,而且因為車先生是實務者,同時站於管理層面, 所以更了解數據工作者遇到的盲點,相當適合給出想要了解大數據的工作者來看。

新的一年

過去一個月,是個混亂的一個月。 印象不知道是哪個教授說了,在公家單位中,往往精簡工作代表會越來越忙,因為工作總會自動的膨脹到時間剛剛好。也就是說,當你以為沒什麼工作的時候,當你耐不住,自己就會開始為自己找工作,於是,就這樣開始膨脹,事情也就越來越多了。 總之,十二月份就是 準備托福和西班牙文,和一位意外結識的淘寶商人碰見,準備要大幹一場,所以忙到報名了也沒去,但他忙得沒時間裡我,我也沒理他了,幫自己快倒的社辦活動,但終究沒辦起來。12月初和朋友想到一個租借奢侈品的創業點子,乒乒砰砰又作了一個月,恰巧又遇見了Zara公司的零工,好巧是倉儲,所以又作了 一段,當然,晚上不忘和女朋友聊天,就降,工作,社團,創業,活動主辦...這下好啦 ~西文課又停了... . 總結呢? 總歸:目標要更明確,鎖定幾個專注就好!不然真的又是一事無成。

共享與租用

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呢? 對我來說,共享經濟是建立在租賃上,它的目的不是共享,而是藉由共享來營造出新的營利。換言之我覺得共享是一種新的行銷方式。過去就有租賃的工作,但為什麼發展有限,我感覺是因為都是侷限在B2C的租賃,而不是C2C相對的,AIRBNB就是後者。 只是共享最大的問題。如何轉移中間成本,這個中間成本是:點對點,也就是提供可共享物品者,與想要共享者間的這渠道如何克服。我覺得不是舊的東西「沒人要」,而是說等太久讓人凡,所以覺得「沒必要」。而現在的所有通路型態都是買賣的,也就是一次交易就結束的型態,導致說,作租賃的很難將他們的東西倒到既有的通路上。而符合他們想要的這樣通路,你說Airbnb它是不動產,所以人就是通路了;而Uber它是車囉,自己就是移動通路了。但實體物呢?目前似乎就是靠快遞了。所以國外很多共享的吸引人的,我倒覺得是它免費快遞等這點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