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6的文章

颱風日正是讀書日

字數 :1032   適合 : 颱風天看完了預報,看完了電影後可以看的東西 把握難得的颱風假期,這兩天最重要的事情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需要想辦法進行「補腦」。近期有一種感悟,那就是越來越覺得自己笨。但幸運的不是因為看到有人太聰明,而是因為自己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而覺得相當困擾。 這假期,我選擇瞭解這兩個領域「如何運營公眾號」與「學習什麼是運營」。學任何東西對我來說目前都是希望有所作用。而之所以想學公眾號,是希望更清楚如何讓自己的網站顯得更誘人一點;而學運營是希望了解究竟運營在公司中扮演什麼腳色,畢竟作為業務每天都需要與運營團隊做溝通,但他們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腳色,自己卻相當的模糊。放假天,不進修,更待何時 ? 如何運營公眾號,是一項技術活 。過去都以為寫文章別人要看即留反之即去,而比較為人所知的相關名詞就是「業配文」或「部落客文」等,大抵都是有濃濃行銷意涵的文章,但是發現在未來寫文章其實應該要用更廣的思維去看這件事。 因為現在的年代,每個人都是載體,也就是自媒體或新媒體,所有的文章都有一個特性,就是「可以有機會快速接觸到人群」而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吸引到對於作文者有個性的人群,漸漸地就建立出自己的一群粉絲,而這樣的粉絲基礎也就為作文者帶來了變現的機會。 現在想想,當初國文老師多鼓勵自己寫文章那該有多好。這就是眼界的問題,眼界高的人,可以發現原來做一樣的事情,但是效果經過處理一下會有不同的結果,相反的就是繼續埋首挖礦了。一篇文章在這年代已經不會只是一篇文章了。而至於公眾號來說,那也不會再是單純的訊息傳遞或是分享。更多的是文章背後帶來的效益,流量,人群關注與品牌曝光度。 在台灣有人會驚訝有所謂的段子手工作,那些專門寫軟文的朋友究竟是牛在哪呢 ? 真說回來一篇好的軟文,轉人眼球吸引數十萬人看,那影響與效益可比投 Google 或是 Fb 廣告大呢。 再來是 為什麼要學運營,以及運營重要在哪裡 ? 簡單來說,產品是劍;運營就是揮舞劍的內功了。有了這樣的內功可以讓你的劍來去自如。又或是劉邦之餘張良韓信的關係。運營就是藉由數據的量化來分析與優化,讓業務目標用更少的資源來達成。 正如進來看文章的朋友,若我沒有數據顯示「進來網站多久」「每天拜訪客人有多少」或是「某文章有多少人看」這些數據我如果都不清楚,那麼正如同

手遊行銷觀察(3):「別傻啦!要去搶啊!」

字數 :1000 適合 : 也和我一樣愛打策略性手游的人 , 手游中思考的人 最近打遊戲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不能夠太老實。玩了一款策略經營類別的遊戲末日之戰,世界觀相當簡單就是世界被毀滅了,玩家得自己建立自己的基地建田產資源造兵,同時需要擔心其他聯盟的進攻。 玩這款遊戲也是我第一次花在手游的遊戲。但是發現升等速度並沒有表現良好,並且效果還是一樣慢。更重要的是被別人痛宰了幾回,沒想到營裡有人說你因為「太不好意思」或「太老實種田了所以被打死了。」 「別傻啦 ! 要去搶啊 ! 」 講到這句話腦中出現了幾個想法 1.       確實,遊戲中如果讓玩家種田就可以種出一片天,那還怎麼賺錢 2.       遊戲中沒有法律,確實強虐弱如果可以拿資源,為什麼要乖乖種地呢 看完了這點,頓時發現我過去的老時種田養兵策略是錯誤的。因為當你努力的養兵種田的時候,會發現其實都是幫人存資源罷了。因為當比自己高等的人發現原來這有個資源肥羊二話不說就出兵把自己給滅了。所以說,自己為什麼要乖乖種地呢 ? 於是有這層想法後又衍生了幾個有趣的想法 : 1.       因為種地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2.       好好的幹嘛打別人呢 發現,其實背後的問題就在於沒了解到社會的現實與自我的侷限。在自我部分上 , 自己往往是習慣於自己能夠掌握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思維卻讓自己沒有想到反而會是個誤區,在低等的時候可以乖乖種田因為太小了更本沒有人理,但是等級高還採用一樣方法卻會導致毀滅。 主要原因在於兩點,第一 : 名目實力與實際的實力有落差 2. 舊方法無法滿足既有的軍隊或是成長所需開銷 3. 敵人的進步與攻擊絕不將自己的困境放在考量因素中。 在此又有了回想 1.       可以理解為什麼帝國需要不斷的擴張。例如蒙古帝國。主因在於爆發性的增長在缺發內部性的結構成長下 , 只能夠選擇擴張來紓解支持不足的問題。 2.       大公司併購的兩難。不併購自己研發的風險高或是成長速度慢;被併購但若管理不當卻可能會是風險。 3.       方法需要不斷的更新 , 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方法的效益與侷限 一個遊戲玩久了,廝殺倒不是那麼重要,反而開始思考怎樣廝殺會更有意思。這也算是種頭腦鍛鍊吧。 當

方法論6:多維度的生活

方法論 : 多維度的生活 字數 :1051 適合 : 對標題有興趣的人,思考該做些什麼的人 這篇文章值得推薦【從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麼 - 李笑來】 看到標題我第一個答案就是 : 自我肯定,只要當自己肯定自己的狀況,那就是卓越了。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面對世俗的眼光,需要有更高的標準來看待。這篇文章講得蠻中肯的。先說結論, 培養一個專業並且多元組合去發展。 首先,先承認社會上是會比較的。 有了這樣的先天覺悟,才能夠了解到為什麼需要用策略性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其實,看到這篇文章我不覺得像是雞湯,因為很現實,想想看每四年會有個奧運,每一年會有個諾貝爾將,每月都會有發薪水或評鑑,每天更都有吃什麼菜色的選擇比較。 所以說比較不可以免,而一比較就會發現社會是由 20% 卓越的人與笨蛋組合再一起的。但是應該要如何脫離呢 ? 也就是這邊的重點了。既然比較不可免,那就要有智慧地去看待比較。這篇最讓我驚豔的就是這點。他說到 :   1.       單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長度 2.       兩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積 3.       三個維度上,大家比的是體積 很清晰的說明,在具體一點就是自己何必限於一時的不如意中呢。例如過去的奧運金牌主中,大家能夠記得幾個呢 ? 隔壁的鄰居常常拿自己上台大的兒子跟自己比較,但現在看來誰還記得呢 ? 說到底, 競爭具有階段性,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優勢表現 ,而那時的優勢表現,也都不代表會是長期的,因此要學會看開並且給自己建立不同的優勢。 文中比喻得很好,說道在一個維度上最多就是 100 分;兩個維度上那怕各有 50 分,面積都有 2500 分了;再說如果各是 50 分那麼體積都是 50*50*50 等於 125000 了。當然這樣講是比較意象的,但也說明人不必糾結在於一個點的失敗而看輕自己,而是可以有更多的發展空間的。 而具體的操作方法呢 ? 一 . 跨界進行組合自己的優勢 。千萬不要被一個點的優勢給侷限或是僵化了。 二 . 不斷的跨界是學習 ,但前提是盡可能先讓自己具有某個領域的專業,也就是少有個六十分,這樣的分數具體表現就是可以用這樣的優勢賺錢求生,否則怎麼說都是空話。現實的法則中第一條就是生存,唯有先生存才有機會生活。 總結來說, 先在自己的一

為什麼叫做小步伐日記

字數 :685 適合 : 每天想要一點小步伐的人 今天做了一件相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自己設定了個 GoogleAD 不是為了想要當網紅而是想要搞清楚這些東西怎進行的。怎麼廣告收錢可以收得這麼兇。常常在公司中需要和 Google 或是 Facebook Team 的人合作或專案進行。但是說真的 , 他們跟我講的西我卻覺得常常聽不懂 , 以為自己也是數位時代中的人應該會比較好懂 , 但是事實上這些問題一樣事非常有難度的。 所以 , 套用一下鄧小平的話 : 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標準 自己也來下廣告 , 看看廣告後台的介面會長什麼樣子 , 實際去了解些操作頁面也更懂得業務中客人所提到的問題。 剛剛辦完投放廣告的設定 , 我又領悟出了一項道理 , 那就是平時就需要注意好細節 , 因為只要平時疏於注意 , 如果需要用到【接近完美】的時候是很難短時間拿出來的 : 例如 辦個廣告 , 回頭看自己文章發現錯字一堆 , 好多句子不通 … 【檢查不足】 別人突然到家裡 , 回頭一看客廳一堆衣服亂放需要趕緊拿上去【生活細節】 文件編碼不齊全 , 導致搞不清楚哪一份才是最新的資料【工作細節】 朋友 , 如果你看到錯字請用力批評我 , 留言批評都可以 , 我會注意細節的。這點學到教訓了。 細節 , 是個好朋友 , 養它會帶來好感或安全感 回想這一周還成長了些什麼 ? 這一周趁提早下班的時候溜去了健身房辦了張月票了。為什麼要辦這個月票呢 ? 因為保持健康是讓我在這未知大海游得更遠與更開心的重要條件。目前規定自己每兩天去一次 , 一次約一小時多分為跑步與健身。剛開始雖然很想要每天都去 , 但是因為下班時間不確定 , 所以我的心得是 : 小步快跑 , 先執行後修正 因為有些事情只有當執行了後才會發現問題。如果在一剛開始就抓得太緊 , 那估計會打消了最剛開始的起步念頭。

方法論5: 事有根本循而生,逆則衰

字數 :758 適合 : 想要找尋根本的人 事有根本依循而生 , 逆則衰 。最近我對於這樣的概念相當著迷 , 會特別想要去了解一些事務的根本或是所謂的根本性的道理。其中聽了一些人說了許多這樣的觀念 , 有的是從商業角度思考 ; 有的則從物理角度盡說明 ;或 從社會與心理角度進行討論。然而 , 最終都可以將這些原因或是說明進行串聯。 這說明些什麼呢 ? 我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 做事情或是考量的時候 , 當能夠事先了解根本性的概念則可以相當的受用 : 壹、 第一版本覺得是根本性事務的東西 1.          世界是不變的道理就是【變】 2.          一切東西都會求【進化】卻也會因為進化而一定會有【淘汰】 3.          事情沒有所謂的的【絕對】一定都【相對】的 4.          換言之從微觀面上一定會是【測不準】的而宏觀面上會是有特定方向的 5.          而所謂的相對都是因為在【不同環境】與位置下面會有不同【先天遵守假設】 6.          存在是有道理的 7.          不可能了解全觀卻是一定要具有【階段認知】的概念 貳、 國際的角度來說 假設前提世界是無政府的狀態沒有比國家更高的權力 , 所以所有國家都相互競爭的。 而所謂國際性的組織只是讓各個國家在進行競爭的時候會有縮依據或是共同規則。 參、 國家的角度 對外要存活 對內需要成長以做為對外的存活條件 而增長推動來自於掌控良好的資源配置與人力條配 先天不變假定 : 除了戰爭與選票可以替換管理團隊外沒有更高權力可以替換 爭取全部人的認可 ( 選票 ) 為最重要 多數人會比少數更重要 肆、 企業角度 對外要存活與營利 對內需要以成長作為對外的存活條件 成長的推動來自於市場的競爭與淘汰 沒有營利 , 就沒有企業 任何人都應當是可以替換的只要能營利 基本上只對付錢的一方負責 伍、 組織 完成特定的指派任務 資源配置與人力協調需要在競爭中協調 資源永遠競爭的 人永遠是會有衝突的 不會追求完美單均衡更重要 陸、 個人 求變存活 趨吉避凶 沒

方法論4 :識別;階段;變化

字數 :880 適合 : 對於歸納與演繹有困惑的人,與想要了解新思維的朋友 這是來自於李善友渾沌研習社中的文章,過去我就聽過他的「非連續性」的說法,也聽了演講,但是始終聽不懂,但奇怪的今天搭車回家時,火車上意外點開一看,我立刻懂他在講什麼了。簡單來說 : 「世有根本,時有間斷,不斷不生」講的有沒有向佛法一樣,我覺得蠻像的。但似乎將過去思考的東西串再一起了。廢話不說,看了自己有感。 原文連結 : 重點口語化整理如下 : 壹、 基本現象 1. 市場的發展一定會比企業快 2. 企業為了跟上市場,一定會破壞既有方式,創立新的方式。 3. 大公司進行轉變間的連接點也就是過渡期,就是小企業的轉折點 切入原因 : 第一 : 技術上顎止不住的複雜化 第二 : 市場上回不去的低端 4. 變化與進化是生物本能。 5. 進化過程中是先由內部小範圍的變化,在逐漸變成大主體的轉變。所以與精實改進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孫正義的解決方法 : 1. 從未來推現在 2. 在決定性的領域取得第一 ( 但重點是先要識別哪個才是決定性領域 ? 如果不行,是不是先做到領域第一,在逐漸切成決定性的企業 ) 3. 用資本和市場的方式運營企業 ( 併購 ) 貳. 企業成長曲線中的關鍵點 : 1. 破局點 : 就是轉型的關鍵路徑 2. 極限點 : 任何指數都會有成長的極限,必須了解自己處於什麼階段 創業公司切入點就是在上一個曲線的極限點與下一個曲線的破局點之間作切入 觀察面 : 一般來說明面上的大家會看到財務面,但是除了財務面上,會有技術面,市場面與組織面上的變化。 1. 技術面上的變化判斷 : 技術增加,用戶無感。技術,產品,資源 2. 市場面的變化判斷 : 用戶習慣發生改變,企業沒有感覺到,或是既有定價能力已經下降了。客戶,用戶,商業模式。 3. 組織面的變化判斷 : 人才流動。資源,流程,決策模式 上述,技術,市場與組織是因,而財務曲線是果。價值曲線需要用非連續性的角度去思考,否則類比很容易又被困在既有的視野當中。 參、 第一性原理的本質 : 不變的假設 事務進化是依照演譯的方式做更替,其中需要有演繹,就必須要有所謂的推理基石,而不是多因素而倒出各種的結果。因此有兩個特點 1. 必須是唯一因。不是

閱讀心得:《80/20法則》致力做越少活越好1

字數 :1,000 適合 : 想要過得更加舒服,並且表現成效非凡的人 生活中,一定有些事情是重點,而有些事情是拖累前進的負擔。相當清楚的一句話,只是要辨別得清楚究竟什麼是重點與重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工作大概一年了,覺得有點像是在大海中游的小魚,有時實在不清楚究竟應該要游向哪邊,即便是現在多少都有點這種感覺。為了找出重點,中秋後的第一天,一早再看一本書 《8 0/20法則 》 帕雷托法則 80/20 原理,大許多人都相當的熟習,就是說明實際上對一件事物的影響,往往是百分之二十部分所造成,相反的另外的百分之八十部分則是影響占比相當的有限。所以,人們得出了一個啟發,甚至沿用到了各領域,就是實際上應該要關注的是那少數的百分之二時而非百分八十。而這本書就是在描述這其中的比例關係,不僅適用於工作上,同時也強調人的生活中也是受此原理所影響。 看書先提疑問,所以我依樣先提出我自己為什麼看這本書的幾個問題 ? 1.       現在工作中,哪些才是重點 ? 相反的,我自己如何讓自己有機會做到重點項目。 本書剛開始就先用一些企業的案例來說明這個法則,大致就是以一家公司的營利狀況,當百分之二十的業務可以帶來百分之八十的效益時,或者五成的效益,那麼就應該要注意,自己有沒有將重點放在這少數上。 而這也顯示出了重點,那就是有個隱藏條件,首先就是需要【有效識別】什麼是【關鍵的少數】,並且能夠接受【真正改變事務的往往會是少數,而絕非多數】。 反映出,在思維部分不可以再持續保持著【線性思考】,而是【接受不完整性】 2.       現在生活中,哪些才是重點 ? 相反的,是那些事情影響了我的生活,害我如此疲憊。 書中指出了針對生活的建議,其中這部分會來在第二篇閱讀心得來做細細講解。因為範疇相 對比較多。 重點是,當我一個早上花了約 35 分鐘左右看完了第一部 ( 書中分為第一部與第二部 ) 我發現了 :   一定要學會判斷輕重,千萬別蠻幹。識別時間點與環境很重要 。 我生活中的小規律 : 1.   每次通勤最想睡覺的不會是剛上車的前 35 分鐘,大多是到了萬華時候開始想睡覺也就 15分 鐘左右,尤其是過台北後,那時睡覺覺得幸福感最高。    ( 因為快要到了南港,要好好把握有做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