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7的文章

【生活38】初學app製作思考

圖片
摘要:見樹見林?初學app的兩項切入點 字數:817 最近學習app,大概到了可以完成一個簡單的電子書的程度了。對我來說是個突破,做為一個文組生,周遭的同學多半都是公職或是搞行銷廣告去了,但這兩樣大概玩過後,我更希望自己創造些什麼出來。 目前學習app的階段,去報到了一個彼得潘的課程,相較於先前在Udemy上的課程,感受到明顯的ios app學習上的不同。不打廣告,純粹的和想要入門的朋友做簡單的分享。目前網路上看了大概四五個線上課程,對比現下的,發現在這些課程有兩大區別。 直接從程式來帶:剛開始就會教導語法,並且說明個語法的差別並一一的說明。接著,才會到主要的畫面版做基本的像是猜數字,或是電子書的東西。相對的,對比在主要面板的使用,這邊會更加偏重在語法的指令說明。 從畫面選用入手:剛開始會比較偏向以認識『大方向』為主,透過選拉主要化版的功能,幫忙快速完成一個簡易的app。並且詳述Xcode中Main.Storyboard中的各個英文代表甚麼等。 總結一個新手對於ios app課程的初階入手,大概會體現在這兩類。前者先見樹後見林,細化講解,對於打底相當不錯,但是初期可能會失去興趣;後者,先見林後見樹,先透過建立一本電子書來勾起學習者的興趣與成就感。確實,相較下,我更喜歡後者,『迅速地做出一個半成品』事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情。只是當跳轉到程式後會相當的不適應,所以需要調適一下心情 主要是兩種學習類別的差異,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學習模式。剛開始我也是先從第一種的線上課程為主,中文與英文都上過了,但是偏偏都會有按照老師的螢幕打程式,但是就是打不出來的窘境,加上希望找人一起學習,所以最終還是報名了線下課程。所以選到了以第二種課程為主的課來上,可能也因為上過第一類的課程,所以現在交互一聽,發現相當清楚,這大概是學習的意外驚喜吧。 還在繼續研究app中,目標在12月做出一個能夠『不讓我忘記重要小事的app』。 

【生活37】打仗的一個月

摘要:趕緊做出八成,剩下兩成就輕鬆了 字數:422 這個月,某個角度來說,確實有一點像是打仗。因為這個月目前有的學習規劃,目前已經進行的 Python系列課程(一個月) IOS開發課 身兼某社團的譯文成員之一(每週兩篇原文翻譯) 再加上Python 四周創業小聚 每週兩堂的粵語課 確實有點一點吃不消了,幸好時間部分上,都有排到錯開的時間。每天下班大概就是七點到八點的時間,晚上真正利用時間預計也就四小時左右如何盡可能地多留一點時間呢。在這些事情的交疊中,目前雖然還未處理好,但是最近搭配了這個方法,個人覺得相當不錯。那就是 『要事,務必在第一天解決將近8成』 『事情儘可能一次做到位,或第一次先做出來,後面時間用來做修改與調整』 那是先前看某本書的作者寫的,這方法用在現在多事的生活中,覺得節約了比較多的時間。 以翻譯文章來說,每次拿到原文,預計在兩天後需要交稿。而我時間多用在通勤時間,完成快速翻譯一遍,回程時有空再看一遍,最後挑一天晚上做彙整。這樣預計花費時間只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因為去與回平均是40分鐘,最後彙整需要校正用詞等,目前對於專業性文字掌握度仍有限。 而python則是都以大目標,也就是做出Ocare為核心設計,所以東西可以重複利用,希望用這個抓資料,並佐以ios的app學習希望有機會可以在年底前呈現一個有趣的作品。 有點累,但是因為找到想要完成的事情,而能樂在其中。 看來現在距離年底約一百天左右的時間,今年目標預計365篇的文章,現在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落差。 之後也將急起直追了。 

【生活36】Swift試驗

摘要:花鈔票去學Swift了,因為想要自己弄東西出來 字數:不重要 今天終於下定決心花筆錢去學習Swift了,既然都已經有了蘋果電腦與手機,那麽寫程式不應該有藉口了,所以今天下定決心去學習了。 未來每週一和四都將會逼死人,但希望之後能夠掌握一樣自己能夠駕馭的工具,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 另外,這次去參加了簡報活動,內心還是有個呼喚,想要做出自己想要做的產品。自從做過行銷後,總覺得是在幫別人做嫁衣,即便做得再精彩,那也是因為產品本身就相當的不錯。 所以,還是想要當一個創造者。 先做出一個想要玩的app 再做出智能鬧鐘(可以問他今天溫度等等) 買一台ZENBO回來拆解來玩 想做的事情不少,未來需要更精準的安排時間了。

【譯享2】看看人家的野心,Unitree

圖片
摘要:Unitree後起之秀,挑戰波士頓動力公司 字數:907 這家機器人新創公司,將挑戰成為中國的波士頓動力公司 在全世界中做肢體型機器人中,恐怕沒有比波士頓動力公司所研發出來的四足機器人更享負盛名了。 長期以來王興是研發 BigDog, AlphaDog, Spot, SpotMini 的波士頓動力公司的粉絲,王興曾和我們創辦人和總經理表示,「 Marc Raibert ... 是我的偶像」 現在王興靠著在中國取得創投的支持,也在上海附近的杭州,成立了他自己的公司 宇樹科技( Unitree Robotics )。 王興表示他計劃讓這些足型機器人能夠像智慧型手機或無人機,那樣的受歡迎與價格實惠的 這周 Unitree 發佈了他們第一款機器人 Laikago 。這是一款四足型的機器人。(名字源於一支蘇聯地方的狗叫做 Laika ,王表示這代表著「人類探索未知」的含義 ) Laikago 被設計成科學家或是機器人學家研究的平台,但是王希望這是款在科學博物館,或是機器人愛好者也都會喜歡的產品。透過不斷的改善,他表示機器人同樣能被當成一個能放在背包攜帶的裝置。 在上海大學的碩士生時期,王興和顧問 Jia Wenchuan 就打造了一款四足機器人,其中三腳是能自由調整的,可以做到前進,後退和旁走,並克服行走在顛頗路面的問題。 儘管對他們來說,波士頓動力公司是他們的靈感來源,但是王興表示到他希望可以打造一款四足機器人,同時更加俐落,相較下更小的機器人。因為這樣就可以幫助到一般的人,像是搬東西或是陪伴。 照片: Unitree 提供 王興用腳踢他的機器人來測試機器人的自我穩定能力,而這方法起源於波士頓動力公司的工程師 現階段 Laikago 本身功能有限, Laikago 沒辦法全自動操控,並且需要用有 Wi-Fi 配置的遠端遙控才能操作。王興表示,儘管使用者可以輕易地去整合各種傳統常見的零件,但是現在仍沒辦法整相機或是雷達偵測。 Unitree 創造了機器人的架構,控制系統,和運動控制演算法,並同時也訂制了發動機,驅動器,與動力傳感器 剛開始 Laikago 預計會銷售的金額落在兩萬美金到三萬不等,但王興

【譯享1】看這九家人工智能公司,是如何顛覆我們的工作?

摘要:不看同行在做些什麼,那就只能當個井底之蛙了。AI初期,看得出大家都是單點深挖。 字數:1306 不可否認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我們的未來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但他們確實也已經深深的影響我們或許在相當多的領域,他們對我們的影響已經超過了我們的認知。而以下九家公司是已經善用人工智能並幫助我們改善工作的公司 究竟 AI 是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 1.   DigitalGenius 當提到了顧客服務的時候,多數人會偏好和真人溝通,只是 DigitalGenius 公司則採能充分的結合真人與人工智能協作的這個服務為目標。 他們是如何進行的?他們是藉由人工智能中 “ 神經網絡 ” 的技術,搭配著過去數千則用戶互動的資訊,使他們可以擷取每段對話中的文字片段,並辨識關鍵字詞,將它依序分層,來取得最佳的預測結果。這樣的能力,可以協助公司單位去判斷與修正,如果合適才會送出答覆。簡言之,他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大幅提供企業的效率並維繫有真人在互動的感覺。 2.   NTechLab NTechLab 最知名的產品  FindFacePro ,是款藉由神經網絡與演算法技術所打造出的精準人臉辨識程序。在執法環境上的運用,和臉部辨識作為 ID 安全系統與各面向使用增加,他們目標是幫世界變得更加安全一點。 3.   Mya 獵人頭公司和招聘主都採用的虛擬助理 Mya 是一款協助求職者找工作,雇主找員工的工具。藉由著 AI 檢查履歷,安排聊天時段,篩選申請人或甚至進行簡短聊天。目前已經有數十家世界五百強公司採用,與世界五大招聘公司中就有三家採用他們的服務。 當公司採用 Mya 的服務後,求職者首先會先和聊天機器人對話(常會被誤以為是真人)首先, Mya 會先問幾個問題分析對方的經驗,薪資狀況,工作預期與能力匹配等等,來審核是否與工作崗位相匹配。接著,求職者也可以進行發問(任何關於這家公司所需要的能力)這些 Mya 也大都可以回應。 4.    X.ai                     在許多的工作中,會議總是會花相當多的時間   。在 X.ai(a.k.a. Amy 或 Andrew) 被開發出來後,解決了安排會議花費時間問題。個人助理對話機器人能夠與想和您開會的人寄送信件往來處理,並根據你先前的先